前天晚上下班後在公司附近亂走,兩個西裝筆挺的人在街上招攬人,其中一個毛頭小夥子看起來十七、八歲而已,把我攔下來,給我一張名片,說他們公司待會有一個網路創業的說明會,內容非常精采,邀請我願不願意去聽個兩小時。
我想,又來了,應該又是一種賺人發財夢的傳銷公司,記得去年約莫這個時間我也去參加過一個旅遊相關的。我看看時間,回去也不想工作,乾脆再去見識一下,弄懂他們的邏輯,況且旁邊這個小朋友開始跟我聊起天來,看他穿得那麼高級,嘴吧卻洩漏了他的生澀,我不禁有點同情,問他,你看起來年紀還很小啊,怎麼跑來做這個?
他聽不出我話中的貶義,很老實地回答:「沒辦法啊,為了家裡的經濟,我家裡經濟狀況不好,要早點工作賺錢...」
好吧,我天生心軟好欺騙,就算幫他做點起碼的業績,至少有拉到人頭去聽演講。

他問我,突然在路邊被人找來聽說明會,會不會覺得有點奇怪?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晚上去看《練習曲》,沒有想像中與影評裡說的好,不知道什麼緣故,國片裡的表演方式與對白總是讓人覺得彆扭,經常會讓我起雞皮疙瘩,是讓人尷尬的那種。
或許就如片名的意思,這部片也是導演的練習曲。
它的野心與用意很清楚,它的主角不是聽障單車男,而是台灣,可惜太過平淺了,影像美感也算不上很突出。
我是個嚮往流浪也試過流浪的人,但我看完這部片卻沒有太多感動。
平淡無所謂,但不能無味,總覺得少了一味,少了深度。
裡面一大堆文化人站台演出,讓我覺得這部片比較像文化圈的嘉年華,唯一比較讓我感動的是胡德夫的音樂。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應人要求,放上這首歌。

Non, je ne regrette rien 不,我一點都不後悔
Edith Piaf

Non! Rien de rien ... 不,沒什麼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1.狐臭男

週五下午趕往台中,到了客運站車子剛好要出發,只剩下最後一排的座位,我便跳上去。
坐下之後開始後悔,不該貪那二十分鐘,因為最後一排的連續四個座位比鄰而坐,我旁邊坐了一個狐臭男,味道之濃烈,讓我想作嘔。

狐臭男旁邊坐了一個女人,看兩人親密動作知道是情侶。女人除了胖沒什麼特色,姑且稱之不怕狐臭女。
我一路就聽狐臭男跟不怕狐臭女兩人在旁打情罵俏,還要不時閉氣隱忍狐臭男舉手時陣陣傳來的可怕味道。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今天在電視上看到兩個名人婚外情的兩樣結果,覺得有趣,記之。

一個是郭台銘,當年與陳崇美的交往,據郭台銘講,對方是酒女,他只是逢場作戲,結果惹來一身腥。
據陳崇美講,當年她不是酒女,且確是深愛郭,不是為錢。
雙方認知差距極大。
十多年後又被有心人士拿來炒作,引發風波。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中午走過那條在內湖科學園區工作的人必經的覓食道,陽光正豔。路邊一個攤販在地上鋪著藍色塑膠布,上面擺著包包之類的貨物,我迎面聞到塑膠在陽光下熱漲的氣味。
那時我突然感覺夏天到了,小時候的盛夏滿是這種味道。

下午走出辦公室,到洗手間,微暗的氣窗外面下起了小雨,空氣濕濕的。

晚上下班後,隨處亂走,一直喜歡看雨後的街巷,總覺得有什麼故事在空氣中氤漫。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晚上心血來潮,一個人去看了這部電影「玫瑰人生」(La Môme):完整銓釋法國國寶級女歌手愛廸琵雅芙(Edith Piaf)的一生,女主角的演技只能用「神」來形容。這是我這兩年唯一會看到哭的法國片,應該剩沒幾天就下片了,大家快去看。
尤其是這首L'hymne à l'Amour作為主旋律,才讓我發現這首歌原來這麼感人。

雖然以我這種「袋小路之男」的個性是永遠沒辦法接近Edith Piaf那種近乎花痴的愛情觀,但看電影就是看電影,隔了一段距離,可以,也懂得欣賞。

L'hymne à l'Amour 愛的讚歌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我在一個百貨公司樓下等她。
我等了一個下午。
人群來來往往,就是沒有我熟悉的影子。

下午五點四十五分,天色將暗未暗之際,她從百貨公司大樓一樓的菜市場走了出來。
她看到我很訝異。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 Apr 12 Thu 2007 08:11
  • 尾香


Burberry Classic For Men

前調:薄荷、薰衣草、百里香、風信子。

中調:玫瑰香、苔蘚、檀香木、天竹葵。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一心

下午跟朋友MSN亂聊,想挖些點子,她感慨自己已經過了那種對事物充滿好奇心的階段了。
現在的人生除了工作,好像沒什麼其他大事,但工作愈來愈讓她厭煩,可是不工作又不知道要幹麻。
她覺得人生很無聊,無聊得想早點死。
不過有點矛盾的是,她想變得更美麗,然後在最美麗的時候死去。
我說,說不定妳會發現美麗是沒有極限的。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純娛樂。
娛樂的具體效果就是讓我嘴合不攏地傻笑XD。
半點心原曲是Patricia Kaas 的Venus Des Abribus,不過這篇我翻譯有誤,以後有時間再修改。
失戀陣線聯盟。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前幾天晚上Nicole線上跟我打招呼,問我在幹麻,我說我正要下線去錄我的iPavo節目,她說真羨慕我可以這樣自得其樂。我說,沒辦法呀,現在沒有女朋友,就得自己找些事來玩,她說這跟有沒有女朋友沒關係吧,是你的個性如此...。

噹。
說到重點了。
我說,其實是的,前幾天我寫的那篇,說的正是同一碼事。
我逐漸發現我一個人很自在,很快樂,就算將來跟某人(牽掛)在一起,我也不希望會失去那份一個人的快樂。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茱麗葉寫了一篇「都是因為妳說謝謝的緣故」,讓我險險哭出來。
可能是因為我認識她們兩姐妹的緣故吧,兩個人的個性、說話的聲調都很清楚,我宛若在現場看到了她們的對話與表情,那場景就像一部李安的早期電影。
茱麗葉能把姐妹間那種敏感的心結赤裸裸地寫出來,實在非常勇敢。
而茱麗葉姐隔著浴室敲門,說出謝謝的那時刻,更是讓人動容。
想必她也是掙扎了很久要不要說這種難為情的話吧。
是什麼讓她決定要說,我想我能明白。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這是小荷馬的一張畫,她請我寫下我對這張畫的感覺。
我看到了這樣的故事:

01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這張圖是「pink歐巴桑的暴力發泡日記」倒數第二張的作品,發表時間是2003/4/12,距今整整四年前,一個大學生可以畢業了。
今天我翻著新出爐的《插畫市集302》,有人問到我有哪些喜歡的插畫家,我看著眼前書裡年輕插畫家普遍偏向甜美、可愛、溫暖的畫風時,習慣反叛的腦袋裡突然蹦出一個很久以前的觸動。我說,我知道一個人,她畫得很棒,可是她已經消失很久了。她叫什麼名字?我這個記憶力一向短暫的人,在腦海裡撈了兩秒鐘,居然很輕易地就說出來:「她叫pink歐巴桑!」

2001年我剛剛有上網習慣時,我就在當年很風行的gigigaga發報台發現了「pink歐巴桑的暴力發泡日記」,她那種類似席勒(Egon Schiele)畸零人般的疏離線條,與手腳部位的「氣味線」讓我鐘愛不已,心裡想著,如果能買到使用她的畫的產品該有多好啊,做成筆記本封面多酷啊。而看她文字寫下這些畫的日常靈感,感覺就像戴上魔幻的異色眼鏡。

然而原本頗受歡迎的gigigaga發報台後來一直無法克服流量問題,連線速度慢,讓許多原本在那發表創作的人轉戰其他據點,如明日報新聞台以及後來的BLOG,gigigaga發報台幾乎成廢墟,現在看來,它好像被webs-tv整合到旗下了。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牛!]重慶最牛釘子戶,像根釘子般死硬地插在改建工地當中。

這幾天最讓我感興趣的一則新聞,就是正在轟轟烈烈上演的重慶最牛釘子戶抗爭事件,這則新聞除了在嚴肅意義上,豎起中國大陸維權運動最搶眼的里程碑外,還有一種黑色喜劇似的喜感,簡直妙極!
對岸也終於抓到了"新聞炒作"的神髓,更重要的是,這種新聞不再被封鎖,也不再封鎖得住。
隨著《物權法》的通過,這齣適時出現的行動藝術劇,加上網路的推波助瀾,我認為中國極權社會主義的根本已經發生動搖,因為人民已經懂得如何不再忍氣吞聲。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因為工作的緣故,下午到台中出差,見到那群有意思的小朋友後,洽談得很順利,我很驚訝我的表現居然可以那麼有自信且順暢,一點都不像過去我想像的我。
過去我一直認為自己是木訥的、害羞的、沒有自信的,但最近我的表現連我自己都要刮目相看。
有什麼改變了嗎?
或許是沉潛的這半年,讓我明白除了努力往前衝以外,別無他途,就像人類文明的發展,只能不斷超越、提升,否則就崩壞。
或許是我終於到了對的位置,這個時間的這個角色,恰如其分。
不過唯一清楚的是,我很喜歡這份工作,且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要做什麼,這就是我的自信來源。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或許是從事了一項花精實驗,我明顯感覺到在某些時刻,我的「自我覺察」較以前更加靈敏。
也或許是藉由這實驗中儀式性的步驟,讓我每天提醒自己要更加注意自己的內在變化,而因為這樣的暗示作用,我也悄悄地增強了自覺的能力。

這個實驗要求我,每天睡前要告訴自己,記住晚上的夢,隔天醒來時,不要馬上起床,而是去回想夢境,如此我發現,原來我每天都會做夢。這就是一種覺察能力的訓練。

在這樣的狀態下,最近忽有一個突如其來的領悟。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國中準備聯考時,幾乎每天晚上都會跟同學在下課後去行天宮圖書館作晚自習。
在圖書館巷口有一個賣車輪餅的阿伯,每天下午推著改裝的推車固定出現,一直賣到圖書館關門,學生散盡為止。
我們幾個同學偶爾會去跟他買車輪餅做點心,彼時覺得他的車輪餅很好吃,料又多,老伯人也很和藹。
考上高中後,我就不再去行天宮圖書館讀書了,只有偶爾找資料時才去,幾年都沒再看到這老伯。
這陣子又常跑圖書館,待得比較晚,才發現那老伯還是每天在同一個地點擺攤。
他的攤子除了變舊以外沒有其他改變,寫販賣口味的板子跟十幾年前是同一塊。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記得應該是在國中的時候吧,有一陣子每到週六晚上,就會跟哥哥爬起來看衛視中文台的「格鬥擂台」節目,畢竟那時候是青春期,對這種暴力的東西會有興趣,何況生活中經常要遇到呢,偶爾也要學兩招。
不過當然如果只有純粹暴力內容的話,是無法吸引我的。
當時這個節目最有趣的就是它國台語夾雜的配音,在當年一個外國節目用台語配音算是很前衛,更屌的是它的台語實在有夠好笑,無論是腔調、台詞、語氣,我記得我經常會笑到腹痛。
而且最棒的是,裡面的武打是真材實料,比起來一般的摔角節目簡直就是作秀。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打者,就是有一個號稱五十場不敗的年輕武術家--貝德卡瑪,我每個禮拜守住那個節目就是為了想看他,而他的表現也從來沒有讓人失望,似乎沒敗過。
有人說貝德卡瑪是套招的,但我不認為,他使用的武術主要是以柔克剛的「合氣道」,一般只懂得用蠻力的對手恰好如他所說,是他們自己摔自己。
最後這個節目突然消失,我不知道貝德卡瑪最後究竟如何,隔了這麼多年再用辜狗大神搜尋,也搜不出什麼,不知有人知道他的下落嗎?我懷疑以他這麼臭屁的姿態,恐怕下場不好。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