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香頌坊 (10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首歌也是壞痞子Serge Gainsbourg的作品,特別寫給當時年僅十七歲的France Gall(有人翻法藍絲吉兒,但應該讀:芙哄絲尬了) 演唱,讓她憑著這首歌贏得1965年歐洲新秀選拔賽l'Eurovision的第一名,成為耀眼的新星。
之後Serge Gainsbourg繼續為France Gall寫了不少歌,其中有一首les sucettes(棒棒糖,改天找來放),骨子裡充滿了色情意味,但當時年少清純的France Gall哪裡懂得,乖乖地唱了,直到後來發覺自己成為被意淫的對象,France Gall一氣之下再也不跟我們的壞痞子合作,連話都不跟他說了。
我想像France Gall那張清純的臉當時震驚的表情就覺得可憐又好笑。

France Gall的聲音其實並不出色,唱腔簡直像小孩子(不過她當時的確還小),主要是外表取勝。甜美的臉龐與動感的曲風開啟了六零年代法國流行音樂玩世不恭的YEYE風潮。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3) 人氣()

Lucienne Boyer露仙妮‧鮑華耶,我對她還不熟,不過早就耳聞她這首歌的盛名,今天網路閒逛到這個網站(這網站專門介紹老一代的香頌歌手還有音樂試聽,超讚!),無意間發現了她,聽到這首歌,就覺得相當耳熟,但想不起來是在哪部電影裡聽過,或許妳也聽過?
歌詞很美,也說得很實在,我喜歡。



Parlez-moi d'amour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Charles Trenet在1943年唱的歌,1943年時法國是怎樣的呢?別忘了她是處於亡國的狀態。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在短短六週內就攻下巴黎,1940年6月法國投降,但還有戴高樂將軍在海外舉起反攻大旗,這裡有一篇他當時在英國電台號召反攻的廣播演講稿,頗為誠懇。附帶一提,聽說法國人對當時政府投降的決定感到很驕傲,因為大多數的建築遺產都還保存得相當完好,沒受戰爭摧殘。這種說法也只有在容忍度高的法國說得出來,在中國應該早就被公幹了吧?
Charles Trenet的這首「親愛的法國」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發表的,我找歌詞時發現有兩個版本,在下面標為1與2,副歌是一樣的。現今流傳的版本歌詞皆為1,從2的歌詞內容看來,或許是大戰當時的另一種宣傳版本。Douce France 親愛的法蘭西
Paroles: Charles Trenet. Musique: Léo Chauliac 1943

1. Il revient à ma mémoire 親切的回憶
Des souvenirs familiers 回到我的腦海中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明天將要上台做一份報告,我選擇介紹我最愛的歌手Dalida,因為這個緣故,重新在網上找了一些Dalida的資料,找到這篇對岸同胞GRANDFUMEUR所寫近萬字的Dalida生平,我一口氣看完,對她的生平終於更加瞭解,但同時,我的心情也因為她那離奇的感情經歷與悲劇的結尾而沉沒下去。
很低很低。
是什麼緣故,那幾個她愛的男人與愛她的男人,在離開她之後都選擇以自殺結束生命?
她那第一任也是唯一有名份的丈夫最讓人同情,為了她拋妻棄子,卻在好不容易結婚後沒多久就戴上綠帽。他與她離婚,卻仍然對她癡情,一路默默守候她,但在十年間得不到她的任何回應之後,仍舊承受不了巨大的失落感而自殺。
她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女人?會讓男人們如此痛苦,寧願選擇結束生命?
情關如此難過。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又是Charles Trenet,我想我已經愛上他了,他是繼Dalida、Serge Gainsbourg之後我最喜愛的香頌歌手。
我很喜歡這樣漸漸發現一個人的感覺,好像挖到寶藏一樣。

這首歌已經被翻唱過無數次,你一定聽過,英文版是''I wish your love'',很有名的爵士歌曲,英文版聽起來甜甜的,沒想到法文原曲的歌詞竟是如此感傷。

Que reste-t-il de nos amours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Charles Trenet

(夏賀樂‧特內 1913-2001)是法國的國民歌王,從上世紀的二、三十年代就已成為香頌的代表人物,與Edith Piaf齊名,一生創作了不少廣受歡迎的歌曲,還曾參與電影演出,可說是位多才多藝的藝人。他的歌曲大部分節奏明亮,歌詞則充滿溫暖的感情與自然風光,帶給人安撫的作用(比如之前放的這首「BONSOIR JOLIE MADAME」)。他有許多歌曲都被翻唱成英文,比如這首他的代表作「La mer」,英文版就是「Beyond the sea」,你一定聽過,他另外也有一些歌被NAT KING COLE,FRANK SINATRA等翻成帶有爵士樂味道的英文歌曲。
這首歌據說當初只花了二十分鐘就寫成,便從此成為永恆。

La mer 海
Paroles et Musique: Charles Trenet 1945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這首歌曾經被許多人翻唱過,從Dalida、Serge Gainsbourg到日本的小野麗莎,有無數種版本,就連最有名的原唱Yves Mantand(台灣翻做「尤蒙頓」,歌星、演員)本身也有好多種錄音,我找了好久都沒找到最完整與原始的版本,很多都是現場表演的錄音,而Dalida的版本被混成電音的我不喜歡,Serge的則幾乎被他改成另一首歌。
這首歌之所以會這麼受歡迎,填詞人Jacques Prévert(賈克.普黑肥(哈哈,音比較近))是一個很大的因素。Jacques Prévert是二次大戰後法國最受歡迎的詩人,他被定位為超現實主義詩人,但其實他的詩淺顯易懂,善用口語,富故事性,飽含感情,韻律鏗然,很受當時人歡迎,連Serge Gainsbourg也是他的愛好者之一,我現在的課堂上也會常常上到他的詩作,他在法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可見一斑。Jacques Prévert甚至是帶動巴黎咖啡館文藝風氣的主要人物,關於這點可參考這篇彭怡平的文章Les feuilles mortes 枯葉
Paroles: Jacques Prévert. Musique: Joseph Kosma

Oh ! je voudrais tant que tu te souviennes 噢!我多麼希望妳能想起
Des jours heureux où nous étions amis. 那些我們曾經親密的幸福日子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這首歌是DALIDA的名曲,幾乎是她的招牌歌,在法國電視上常常還能聽到,手機鈴聲也有得下載,還看過有人模仿她唱這首歌,走在路上也常常聽到老頭子心情好就哼上一段。
歌曲長達七分鐘半,有三段口白,講述一段動人的故事,動人之處就在這個敘述者對她敘述對象的感情。
歌曲名字的l'amoroso是義大利文,用線上翻譯字典查是amoureux的意思(多情的、愛戀的),我不知歌名這樣翻對不對。歌詞裡也有一些義大利文,這首歌還有義大利文版本,DALIDA本身其實是個義大利人,所以她R的發音並不標準,法語R的發音像在口裡含一口水然後發出「ㄏ」的音,像在漱口一樣,而DALIDA的R常常變成ㄌ的發音,比如說跟亞蘭德倫合唱的那首「Paroles,paroles」,她也是唱成「八摟勒八摟勒」而不是「八呴勒八呴勒」,不過,被她這樣唱了以後,似乎還是唱成「八摟勒」比較好聽 ——;。

Gigi l'amoroso 多情的Gigi
Paroles et Musique: Michaele, L.&P.Sebastien, R.Rinaldi. 1974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Edith Piaf

一首相當悲傷的歌,似乎道盡了女人的心聲。
Edith Piaf之所以受到法國人的推崇,除了她本身的歌藝外,也與她那傳奇的一生以及她歌曲中傳達出的那種對愛的執著與生命的韌度有關。她是一個敢於愛的女人,即使一再地受傷,也不減她對愛情的熱望。
其實我不太喜歡她這種愛情至上的態度,好像有了男人以後其他什麼都看不到了,她的感情路之所以那麼坎坷,或許就跟她那種盲目熱烈的愛情態度有關吧。像這首歌裡,她的朋友們勸她不要跟那種男人交往,她卻一點也聽不進去,在受傷之後,才自憐地回憶過去。她喜歡被英俊的男人抱著、親吻著,讓她感受到戀愛的刺激,她的歌詞表現了女性觀點的情慾,在那個年代其實是相當前衛的。
雖然我不喜歡這種蠢女人,但她的歌的確很有感染力。
歌詞感謝bof的指點!J' m'en fous pas mal 我才不在乎
Paroles et Musique: Michel Emer 1946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電影“Pas sur la bouche”(2003)裡的同名歌曲。今年的金馬影展有播放這部電影,翻譯成《嚴禁嘴對嘴》。這部電影跟我很喜歡的《法國香頌didadi》(On connait la chanson 1997)同樣是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導演,演員陣容更是囊括了《法國香頌didadi》以及《愛密麗的異想世界》兩部電影裡的主要演員,在形式上,跟《法國香頌didadi》一樣是音樂劇,但採用的音樂不是流行歌曲,而是輕音樂劇的歌曲,事實上這部片是1931年的同名電影老片新拍,我沒看過原來的版本,聽說歌曲都是相同的,以後有機會去找原版本來看再跟大家報告。這部電影在場面調度與服裝上都相當吸引人,推薦大家觀賞。
下面這首歌是電影裡的主題歌之一,男演唱者在電影裡飾演一個美國人,所以他故意唱出美國腔,有幾個地方可以注意聽:比如Pas sur la bouche的Pas,法語發音比較接近「ㄅㄚ」(但嘴唇不振動,是清音),他故意唱成「ㄆㄚ」;還有ça m'effarouche,後面那個r的音,法語發音接近「ㄏ」,他卻唱成「ㄖㄨ」。這首歌裡我特別喜歡那三個女生的合音,尤其是「Pas sur la bouche, ça l'effarouche」這兩句的尾音,不知道為什麼,聽了真是銷魂呀。

Pas sur la bouche 別親在唇上
Paroles: André Barde. Musique: Maurice Yvain 2003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法國最近有一支手機廣告,常常可以看到,每次看電影前的廣告也會播:一個青年跟媽媽在廚房,媽媽在準備餐點,青年無聊地玩弄自己的手機,選擇一些聲音模式,當他選擇SPIDER MEN時,媽媽就突然變成SPIDER WOMEN,在天花板爬了起來,他一關掉,媽媽就從天花板掉下來;當他選了FIGHT模式,媽媽就在地板上耍起霹靂金剛腿;他選擇SEXY模式,媽媽竟在他面前耍起性感,他嚇得換到下一個,竟又變成了恐怖片模式,媽媽舉著打蛋器露出猙獰的表情;直到最後,他選到了MOTHER模式,背景就傳來這首輕柔的歌曲,媽媽對她露出溫暖的微笑,他也終於放鬆地笑起來。
這首歌就是HENRI SALVADOR的名曲之一:Une chanson douce。說來真巧,我原本不知道這首歌是誰唱的,也沒特別去找,但前幾天胡亂下載了一堆法文歌,居然就讓我下載到這一首。很舒服的歌,跟大家分享:)Une chanson douce 一首溫柔的歌曲
(Le loup, la biche et le chevalier) (副標題:野狼、小鹿與騎士)
Maurice Pons/Henri Salvador 1968

Une chanson douce 一首溫柔的歌曲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1973年,Serge Lama寫了這首歌給DALIDA演唱,自己也在同名專輯裡「Je suis malade」收錄了這首歌,原本一男一女各自演唱的兩個版本,在今年Serge Lama的最新專輯「Pluri((elles))」(她們)裡重新混音,就是你們現在所聽到的。


Je suis malade 我病了
Musique:Alice Dona Paroles :Serge LamaJe ne rêve plus je ne fume plus 我不再作夢我不再吸菸
Je n'ai même plus d'histoire 我也不再有故事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DALIDA

的歌。
七零年代末八零年代初,DALIDA的流行歌手地位受到美國DISCO狂潮的影響,也推出了一些舞曲,像這首Laissez-moi danser就是一首相當受歡迎的快節奏舞曲,至今仍被電視節目「明星學院Star Academy」當作主題歌呢!
微笑很喜歡看這個節目,雖然我聽人家說這節目很BANAL(就是[芭樂]的原文,庸俗的意思),但她說看到那些人認真與最後快樂的樣子就很感動,她喜歡這樣熱熱鬧鬧快快樂樂的。Laissez-moi danser
Paroles: P. Delanoë, T. Cutugno. Musique: C. Millellono, T. Cutugno 1979
autres interprètes: Star Academy 4 (2004)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今天上CIVILISATION課時介紹到這首歌,因為它的歌詞裡面有許多巴黎塞納河上的橋名,我們一邊看歌詞一邊「按地圖索橋」。
這是一首很香豔刺激的歌,描寫一個男人在搭乘塞納河遊艇時的豔遇,雖然對歌詞不是十分明瞭,但看到一些畫面,就覺得很親切,唉,男人嘛。
這個歌手叫ALAIN SOUCHON,我不認識,用估狗查一下,看到一些香豔的圖片,他的歌詞也如此,我想這又是一個花花公子型的叛逆歌手吧。

歌詞翻譯再次感謝BOF的指點!Le Bateau-Mouche 巴黎遊艇
ALAIN SOUCHON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這是Serge Gainsbourg寫給當時是前妻的Jane Birkin演唱的歌,我第一次聽到還是在「On connait la chanson」裡面,在這部電影的後面,已經年老色衰的Jane Birkin軋了一幕戲,就是演唱這首歌。當時我看到這個演員覺得很好笑,嘴巴閉起來還好,一開口唱歌時才發現她的兩顆門牙分得很開,像兔子一樣,然後當她深情地唱起這首歌,就覺得更好笑,當時我怎麼也想不到原來她就是原唱者。

圖片是Serge Gainsbourg為Jane Birkin所作的素描,下面有Gainsbourg的簽名字樣。
這首歌是1985年出來的,Jane Birkin在1980年就已跟他離婚,這首歌背後的故事耐人尋味。
歌詞經由BOF的指點,已經做了不少修正!在此向她感謝!Quoi
Jane Birkin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法國香頌di da di」(On connait la chanson)裡的一首歌,電影裡,老婆帶舊情人回家作客,老公在一旁哀傷地唱起這首歌。
這首歌的滋味我相當熟悉,以前K常常讓我體驗到這種五臟六腑都會淤青的強烈嫉妒。
然後是沉落無邊無盡的黑暗深淵。歌曲最後的口白很有意思,從口白中可以知道女人發現了男人心不在焉,男人卻裝作疲倦,想要叉開話題掩飾自己的落寞,最後那一句口吃的謊話,帶著心灰意冷,與一點但願對方能夠察覺自己真正感受的複雜情緒。


Et moi dans mon coin 而我窩在我的角落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林志炫「散了吧」法文原曲,Jean-Jacques Goldman « Comme toi »1982。
Jean-Jacques Goldman 是法國流行音樂的教父,曾製作過celin dion 與patricia kaas的專輯,地位可想而知。這首歌是他1982年的作品,但至今還是相當受歡迎,我在超級市場買菜時還會常常聽到…
歌詞我還不太理解,我只試著翻翻看,還請高手指正 !

Comme toi 就像妳 1982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這首歌的旋律你一定聽過,英文版的歌名叫做 ‘My way’,其實就是翻唱自這首’Comme d'habitude’。去年上法文課時老師曾有介紹這首歌以及演唱者,我的老師ARNAUD形容Claude François (克勞德˙方思華)就像是法國的高凌風一樣,因為每次他登台演唱,總是光鮮亮麗、動感十足,外加好幾個阿珠阿花在旁邊伴舞,成為他個人的特色。仔細看看,連髮型都跟當年的高凌風很像,搞不好高凌風就是抄襲Claude François的(開玩笑的)。

但這首歌’Comme d'habitude’並不是一首動感舞曲,也不像英文版的‘My way’聽起來像是一首激勵人心的歌曲,反而是一首悲傷的歌。歌詞描寫一個男人因為工作冷落家庭,日復一日枯燥乏味的生活,使得身邊女人離開,男人後悔莫及,卻也只能繼續假裝著兩個人的生活,一如往常。
由於歌詞的情境有描寫現在、也有設想未來、也有假設語氣,因此這首歌的動詞有三種時態,很適合初學法文的人領略一番。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這是一首描寫性愛的歌曲,旋律優美,歌詞直白卻不令人感到猥褻,我想就不必「18限」了。

這首« Je t'aime , moi non plus »,是Serge Gainsbourg與Jane Birkin於1969年錄製的歌曲,露骨的性愛描寫與優美的旋律馬上獲得年輕樂迷的廣大支持。事實上這首歌早在1950年代就已經由Serge Gainsbourg與當時的女友Brigitte Bardot(碧姬芭杜)合唱過,而這首歌的靈感正是來自於兩人的閨房行樂。然而Serge與Brigitte Bardot合唱的版本在當年卻因做愛的喘息聲太過明顯而被列為禁歌,今天我們可以聽到的Jane Birkin的版本基本上已經收斂許多,但我相信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人難免還是會臉紅心跳,就算你聽不懂歌詞也一樣。
請想想當時的年代,超屌。這首歌的歌名頗為費解,我看過某些英文的網站也對這個歌名有不同的解釋,有人翻成”I love you ,I can’t love you more”,也有人翻成”I love you, me niether”,最離譜的是”I love you, I love you no more”。問題就在後面的”moi non plus”,在法文裡,這是「我也不」的意思,而非「我不再」,但它通常只接在否定句之後。在這首歌詞裡,它是接在女聲的” Je t'aime Je t'aime (我愛你我愛你)”之後,前面是肯定句,後面卻接「我也不」這樣帶有同意意味-「也」-的否定句,在英文裡的確很難翻譯。據我對歌詞上下文的考察,以及Serge對女性的看法,我認為在中文裡,應該可以翻成「我愛你,我並不」而不失原意,但這只是我在粗淺的法文基礎上所做的推測,還望高手指正。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在法國素有「壞孩子」稱號的歌手Serge Gainsbourg(賽吉˙坎司伯),是法國流行音樂史上一個重要的創作鬼才,他的音樂風格多變,歌詞則叛逆不羈,時而批判、時而色情、時而充滿詩意。他一生豐富的感情生活也經常成為人們的話題,其中與法國性感野貓碧姬˙芭杜以及歌手珍˙寶金(Jane Birkin)的兩段感情最廣為人知。我是透過熊貓音樂網的grandfumeur介紹才開始注意到他,但隨後我便陸續發現,原來他的音樂早就曾經出現在我看過的幾部法國電影中,比如說《米娜的故事》(Mina Tannenbaum)、《法國香頌di da di》(On connait la chanson)等片,下面要介紹的歌曲 « Je suis venu te dire que je m'en vais »就是曾經在雷奈導演的《法國香頌di da di》裡出現的一首歌。(附帶一提,Jane Birkin也在本片軋上一小角,並演唱Serge Gainsbourg寫給她唱的歌 «Quoi»,不妨注意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Je suis venu te dire que je m'en vais »這首詞句優美的歌曲的歌詞,其實是Serge Gainsbourg脫自法國象徵主義詩人Paul Verlain(即魏崙,就是與天才詩人韓波搞同性戀的那位)的名作 « Chanson d'automne »(秋之歌),原詩作也附在後面,供大家參考。

另外轉錄熊貓音樂網grandfumeur所寫,相當詳盡的關於Serge Gainsbourg的文章於後。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