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到光華商場要找一片《死亡日記》,可是沒找著,走出去的時候,被一個歐巴桑攔住,說邀請我去參加一個活動,活動完會送電影票,還有抽獎。我心裡咕噥,這不會是詐騙的吧?
然後她拿了一張紙牌,介紹他們公司,還讓我撕開紙牌,裡面有寫抽獎禮物,好啊,撕就撕,一撕開,裡面是個刮刮樂,歐巴桑就很驚訝地呼喊,哇!帥哥,你手氣怎麼那麼好,這一張原本不是我們這次的禮物,裡面還有筆記型電腦捏!我要跟我主管報告一下。於是她就去找了另外一個歐巴桑過來,那個歐巴桑也一直誇我手氣好,然後說這一張比較特別,所以她要先簽字負責,只要我去她們公司參加一個活動,活動完這個刮刮樂就可以讓我揭曉得到什麼樣的贈品。(我心想,這根本就是設計好的劇本吧?)
我說,是喔,可是我跟朋友有約耶。
唉唷,帥哥,機會難得啦,只有今天,只要一個半小時,跟你朋友約晚一點啦!其實我沒事,而且很無聊,如果這是詐騙,去看看他們怎麼詐騙應該也很有趣,反正我抵死不簽文件不給錢。
於是我便到了他們位於忠孝東路上一間大樓裡的辦公室。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wowo說她去掃墓了,每次回來就有點感傷。
我自己掃墓從來沒有感傷過,或許是至親的人都還健在的緣故。
但更深層的原因大概是因為,我從來不覺得死亡有什麼不好。
「生為傜役,死為休息」,不信靈魂說而且又懶惰的我認為死亡是最徹底的休息。

靈魂轉世的說法,其實就跟宗教的本質一樣,是藉一個預言式的懲罰規則來規範人在此生循規蹈矩。西方的末日審判說與東方的六道輪迴說,其目的歸根究底就是要人人都因為這樣的信仰而不敢作壞事,讓社會能夠因為這樣內在的馴化而穩固運作。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教育部委託相關單位製作的國中生性教育手冊「青春達人」今天被指內容過於「色情」,我手邊沒有,不敢置評,不過剛剛信箱收到一個朋友寄來的德國兒童性教育圖畫內容,把所有性器官跟性行為都畫出來了,但怎麼看都不會讓人有色情的感覺,這樣子教出來的德國人,色情狂與性變態應該不會比台灣人多吧?對他們來說,「性」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可談可看更可合理地做,不遮不掩,要產生色情狂的條件就少了一半。
我大學朋友曾有一篇有趣的文章,指出A片的「馬賽克」其實是給色情想像加分,以這觀點來看,成人對小孩半遮半掩的曖昧態度,才是產生各種不健全的思想與行為的溫床。
像下面這幾幅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將性與生育的過程畫出來,但有任何人會認為這是色情嗎?因為它的表現方式與態度,不會讓人有這樣的聯想。

性教育的重點除了給予學生正確的性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應該是教育他們認同「兩性平等」、「多元性別」與「相戶尊重」的價值。
當女生說不要的時候,就是不要,當女生說想要的時候,要記得戴套。(當然除非你們要生小孩就可以不用戴了)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這首歌很早就想放,但一直找不到另外一個版本的影片,我個人比較喜歡另一個版本影片裡的咖啡妹,眼神跟舞姿都不錯。
這首歌又是很典型的Serge Gainsbourg遊戲之作,用咖啡來聯想到性愛,因為咖啡會讓人睡不著、亢奮,他就從這個出發點來比喻女人給他的性刺激,然後找一個咖啡膚色的女人(夏威夷?大溪地?)將咖啡與女人具象化,並採用了南洋風情的音樂元素,巧妙地將咖啡+咖啡色女人+性愛+南洋音樂的元素結合成一首歌。我一開始聽到這首歌覺得莫名其妙,不像Serge Gainsbourg的風格,但看到歌詞就瞭了,的確是他會寫出來的歌。最後一段還消遣聽眾/觀眾,除了他沒有別人,

Couleur Café
musique&paroles:Serge Gainsbourg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有時候我似乎太多情了。
截完稿那個半夜,我在下著雨、冷清清的台北街頭騎摩托車回家。
不知道是不是幾天熬夜睡眠不足的關係,我一邊騎車一邊唱著這首歌,竟唱到流淚,停在路邊痛哭失聲。

因為工作的緣故,我有機會訪問胡德夫先生(可惜我時間沒夠把稿子修好),在訪問之前,有過一次聽他現場演唱的機會,那一次就被他的歌聲給震撼到。(這個錄音版本,沒有他現場演唱感人的十分之一)
訪問當天,更是被他充滿詩人感性的話語所感動。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我是個生活白癡,只要牽涉到需要辦理證件的事務,我就沒輒,那個時候要騙我錢是最好的時機。
每每遇到這種挫敗我就變得沮喪。
比如最近跑出一堆跟證件有關的事務,我的健保中斷過,現在要我補繳,如果出國超過半年可以提出申訴。我開始找我的健保卡,身分證,護照,戶籍謄本,然後一一發現,這些不是不知道藏到哪裡去就是過期。
前幾天摩托車騎到半路掛點,我到機車行請人修理,說引擎已經壞掉修不好了。我說好吧,原本就想換一台,請他幫我處理掉舊的,我跟他買台新的。然後他開始跟我要證件,駕照,過期,行照,過期,身分證,還沒去領,機車強制險,沒保。
想刷卡,信用卡,過期,金融卡,沒有晶片的磁條卡已經不能用。
想到上海見wowo,護照,過期。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我小時候有幾張印象深刻的專輯,曾經讓我一聽再聽,把錄音帶都聽得快爛掉,最早讓我有這種癡迷的,就是這張羅大佑的《愛人同志》。那時候根本不懂「愛人、同志」的政治意涵,卻知道同志是指同性戀,還以為這是一首影射同性戀的歌。
然而我聽的版本並不是1988的台灣原始版,而是1991羅大佑到香港後出的版本(大中華版),因為我當時最喜歡唱的是<侏儒之歌>,唱起「手兒要拉,手兒握緊,遠方的巨人招手你要小心」這樣輕快的節奏,都會跟哥哥耍寶跳起山地舞。而<侏儒之歌>只有在1991年的版本裡才有,1988年的版本裡,被替代掉的是一首<明天的太陽>,為什麼在新版本裡沒有這一首呢?我一直想知道。
<明天的太陽>是一首很明顯的淨化歌曲,從「藍天」這樣的符號,讓人不得不想起當時的國民黨,最後的「MADE IN TAIWAN...」更是明顯的宣傳效果。但我印象中,羅大佑一開始就是黨外運動色彩濃厚,永遠的反對黨,不知道為什麼會寫這首有淨化歌曲嫌疑的歌。
1991替代的<侏儒之歌>,明顯地諷刺共產政權,火藥味超濃,應該是經過「六四」後刻意的創作。

下面列出兩個版本的曲目,供大家比較。轉自六一歌詞庫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因為工作的緣故,最近在訪問一些人的十七歲,覺得大家的人生真是精采,我十七歲時都在幹麻呢?怎麼想也想不起來,實在貧乏得要命。
小說家L,十七歲的時候,正在讀國四班,跟人混流氓,每天到冰宮把馬子打混。國四班結束的那一天,平常看起來溫馴的同學反而比他還凶狠,聯合起來把教室砸個稀爛,倒是混流氓的他無用武之地,只從牆上偷了一罐小滅火器,走到永和橋上,丟到河水裡。看著紅色漆桶由大變小,最終隱沒在河底,賤起水花之後,沉鈍的水聲才從橋下遲遲傳上來,那時他的青春也結束了。
電影導演Lin,十七歲的時候偷家裡的錢,被父親抓到派出所,關了幾個禮拜,出來後當麵包學徒,從此自力更生。

我十七歲時到底在幹什麼?
我的人生沒有他們坎坷,幸運地考上一間台北的明星高中,我一直想像所有的同學一樣,到處聯誼、把馬子、玩樂,過淫亂又精采的生活,但因為嚴重的自卑而始終只停留在幻想的階段。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這首歌跟很多我喜歡的香頌一樣,都是在《法國香頌di da di》裡面第一次聽到的。這個歌手Jacques Dutronc非常有名,在巴黎學法文的朋友一定被指定學過一首"Il Est Cinq Heures, Paris S'eveille" (清晨五點,巴黎醒來了),就是他唱的。
而後來我也才發現,原來他就是Françoise Hardy的老公,之前放的這首Puisque vous partez en voyage裡有他們倆的對唱。就我看到的資料,他們倆個似乎終身未婚,但已經維持了數十年的伴侶關係。Jacques Dutronc除了是個音樂人以外,還是個電影演員,我覺得年輕的他挺cute的,如果我是gay,應該會喜歡這一型的。
這首歌裡面有一些品牌名、地名,我想那不只是單純的符號,背後應該還有他們法國人才懂的文化意義,我還不夠了解,尤其有一段我根本看不懂,明天再去問我的法文老師。
影片中,唱到"Si vous êtes comme ci, téléphonez-me"這一句時,他改成了一些俏皮的口白,ㄜ,我也沒辦法全聽明白,還請高手幫忙囉!

J'aime les filles 我喜歡那些女孩Lyrics - Jacques Lanzmann Music - Jacques Dutronc 1967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1961年,佛洛朗•盤尼(Florent Pagny)出生於一個法國東部的普通木工家庭。早在11歲的時候,他就和當時的名歌手密歇爾•沙度(Michel Sardou)合作,更於16歲推出了自己的代表作“N'importe quoi”。當時他創作這支歌曲只用了一個夜晚,卻開始了驚人的竄紅。上世紀80年代末,一曲翻唱克勞德•佛朗索瓦的“Comme d'habitude”讓他獲得當年法國國家電視臺的音樂大獎。
  年輕時候的佛洛朗給人的印象一直是循規蹈矩,反而是近年來,他的形象逐漸開始向憤怒中年靠近:鼻環、大黑皮靴、有色眼睛加以一頭黑非洲式髮型已經成為他的招牌,1997年的“懂得愛人”(savoir aimer) 是近年來膾炙人口的TOP ONE法國流行歌曲,各大新秀歌唱比賽無不將其作為翻唱的經典試音軸。」

第一次聽到這首歌,並沒什麼感覺,因為它太新了,1997年的作品,已經完全沒有法國香頌獨特的味道,除了是用法文唱的之外。但這首歌的確已經成了新一代法國年輕人心中的經典,我想最大的原因應該是這支拍得很有質感的手語MV,與Florent Pagny本身獨特的氣質。他的眼神與表演,讓人願意去相信他唱的這些天真話語吧。(我覺得他MV裡的樣子有點像平井堅)

Savoir Aimer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因為一個機緣,把架上擱置多年的《朱天文電影小說集》拿下來翻,裡面的電影,在我還沒懂事的時候就已經沒落消失。
大學有一陣子,我從一些文字敘述裡迷戀上「台灣新電影運動」這則讓我神往的傳說,到處尋找可以重溫這些影片的機會,也就是這個種子,才讓我碰到機緣,在大四那年就混進電影資料館去工作。在那裡,我把「台灣新電影」的相關影片全部看完,那段歷史與人物,我都如數家珍。
在我同齡的朋友裡面,幾乎沒有人可以跟我分享這段歷史的細節樂趣,沒人了解,沒人感興趣,更沒人看過其中的經典,「台灣新電影」這個詞,後來比較像「台灣黑電影」,讓人一聽就兩眼發黑。
我彷彿太早發現一個古蹟,它被掩埋得還不夠久,沒人相信它們的價值。啊,我不是要說「台灣新電影」的,這也跟李安得奧斯卡獎沒關係,我要講的是我看到《朱天文電影小說集》裡的一則笑話。
在說這則笑話前,還是介紹一下這裡面有哪些改成電影的小說,有《小畢的故事》、《風櫃來的人》、《安安的假期》、《童年往事》、《最想念的季節》、《尼羅河女兒》等篇,裡面除了《小畢》跟《最想念的季節》是由陳坤厚導演以外,其他都是侯孝賢導演。其中《風櫃》這部朱天文稱為賭寇的倉卒作品,從劇本完成、拍攝、上映到下片,前後才兩個月,卻是我最喜歡的侯孝賢電影。
朱天文與侯孝賢,若不是兩人之間惺惺相惜的情愫,很難想像這兩人怎麼會合作這麼久。兩個人的東西其實南轅北轍,比較朱天文寫的小說,跟侯孝賢拍出來的電影,根本是兩個味兒。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這篇文章是從對岸網站轉載過來,原文在此「Chanson——三萬英尺的偉大香頌 其實就是流行」,非常值得參考,怕資料不見,故轉載於此。許多歌曲過去我已經介紹過,並會盡量把網路找得到的資源連結整合起來,往後陸續把這些歌補齊。
============================================================

香頌來自法語“chanson”一詞,本意為歌曲。在國內,大部分人經常接觸到的法語歌曲都是Celine Dion類型的。此詞被翻譯成中文後,就只限於大眾流行歌。我們甚至可以在一些報刊上看見“香頌天后”這一說法。事實上,這與中文裏說“歌曲天后”無異,類似的用法並無實際意義,還不如說法語流行歌天后來得實際。
  由於語言的限制,法國音樂在國際樂壇上一直寂寂無名。大家能說隨口說出來的一兩支樂隊,來來去去不過於AIR,Deep Forest。這類音樂不是以英語為歌詞,就是乾脆沒有歌詞,否則也難以走出國門。筆者在法國的感覺是他們在中國遠比在法國有名氣。在這些樂隊的本家,AIR稍微要比Deep Forest的名字響亮些,大部分法國人都不知道後者的存在。
  從去年開始,法國各大無線電視一到週末,就不停地開設五花八門的獎項。最流行20大歌手、最有趣電影片段前100名、最有趣電視直播片段前100名、歷史上最具影響力歌曲前100名……事實上,這類節目大多換湯不換藥,來來去去都是那麼些歌曲和歌手,換得最多的是排名。評獎目的通常只有一個,讓更多的觀眾通過手機短信投上一票。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大學的酗黨夥伴前晚聚會,我們在一家HOTEL開房間,大家或坐或臥,喝酒吃零食,聽音樂,聊天到天亮。
我們這一群,從大二開始,逐漸發展出了這樣知性感性並重的類似「心靈成長團體」的相處模式。
大學時大多是到各地遊玩狂歡,有時候到貓空喝整夜茶聊天,有時候在大安森林公園發酒瘋。畢業後,大多是聚餐,然而像前晚那樣,徹夜談心,每個人都說一段自己感情體驗,那麼深刻又溫暖的經驗,或許還跟大家都成熟了許多有關。
「我們會這樣走一輩子吧?」線上之佩這麼問。
「是啊,我想就是這樣的。」
然後昨天下午做了一個溫暖無比的夢。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You Tube找到一些以前放過的法國音樂的音樂錄影帶,如下,在頁面中可找到播放器,按下play就可以看啦!請享用!

Serge Gainsbourg--Marilu

Dalida-- Il venait d'avoir 18 ans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工作狂by wowo

這兩個禮拜截稿,四、五天都熬夜,wowo笑我是工作狂,用小畫家畫了一張寫稿的貓熊,背後立了一個「工作狂」的告示牌,給我做MSN的圖示。
看到她的畫,真是讓我感到溫暖,所有疲勞都不見了。

截稿最後三天,我加起來睡不到十小時,總算是把東西做出來。
雖然還有很多不滿意的地方,但至少這一次專題的總體感覺還不錯。
我負責的部分做了一些以前比較沒有做過的嘗試,出來的感覺還滿喜歡。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照例,到了這一天,我要來個自我解嘲或自我安慰或自我憐惜或自我麻醉的談話。
咦,真是莫名其妙,又沒有人要我報告,我幹麻這麼認真?
大概是類似「去死去死團」的一種怨念吧…,想要靠夭一下,裝可憐一下,看有沒有好心人來安慰…

不過,今年的空白,跟往年不太一樣。
往年是完全空白,連個想認真表示的對象都沒有;或者心裡有幾個幻想的對象,但也知道僅是幻想的對象。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DSCF2730

別懷疑,這傢伙就是我,妳是不是有跟我合照過呢?DSCF2739
裝可愛。

DSCF2734
幫自己雜誌推銷一下。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所謂的「火星文」試題

關於這一次大學基測所謂的「火星文」事件,引發了社會一陣討論,撻伐者有之、支持者有之,但輿情似乎一面倒地傾向指責大考中心的不是:有人針對orz這一個網路用語的題例,指出這是出題者「以都市文化中心出發的知識權力傲慢」,突顯了城鄉差距的問題,對鄉下沒上網的小孩不公平;有人認為,題目本身漏洞百出,標準不一,應該送分;有人認為大考中心混淆了「火星文」與「顏文字」,本身就扭曲網路用語原意(orz是挫折俯跪,而不是感激的五體投地),還將它作為例題,相當不應該;orz之歌的作者zonble,還指出考生很可憐,一天到晚補習,考試還考些沒教過的東西,學生不被當作人來尊重...。

凡此種種批評,有許多說法我很不以為然。表面上聽起來言之成理,甚至悲天憫人,為考生抱不平,但真實的情況是,許多人根本沒有去還原真相,沒有去研究考題本身是否真的有他們所說的問題,而只是一味地跟隨愈來愈不負責任的媒體的錯誤報導起舞,沒有經過實際考察就想當然爾、輕率地「選邊站」,對「大考中心」這個某種程度上的權威象徵提出意氣用事、發洩式的批評,說穿了只是一種「道德偽善」,而不是追問是非。
我要很不客氣地說,太多太多人在看這件事情的態度都太表面,缺乏實事求是的精神。在我心中的定位,這正是台灣人習慣被惡質媒體操縱的又一明顯案例。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

Françoise Hardy

與她的迷幻搖滾歌手老公Jaques Dutronc,在2000年合唱的一首經典情歌,翻唱自上世紀三零年代的同名歌曲,原曲是Mireille與當時的法國帥哥Jean Sablon合唱,男女角色與現在這個新版本相反,現在男聲的歌詞在原版是女聲,這個網頁下面可以聽到原版本的音樂。
Françoise Hardy的官網,也可以看到這首歌她與老公對唱的MV唷!因為MV的畫質與音質很好,我就不另外放音樂了,大家一邊看MV一邊看歌詞吧!
如果MV斷斷續續,也可以直接開這個網頁聽音樂。

Puisque vous partez en voyage 既然您即將遠行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凌晨跟 wowo MSN時,談到過去的日記,寫了很多傻事。
我興致一來,便把高中時的日記翻出來,想找些好笑的東西說給她聽。

沒想到我翻出的那本日記,竟發現在某頁上面被人貼了標籤。
一條紙夾在頁內,我能肯定這不是我做的記號。
我心想不妙。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