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下班回家,倒頭就昏睡過去,醒來時已凌晨三點半。
去上個廁所,回到床上想繼續睡,腦子卻漫遊起來了。
才發現我已經很久沒有這樣躺在床上胡思亂想,以前經常失眠時就是這樣。

我在想我的過去,我的現在。
大學時幻想要當電影導演,畢業跑到電影資料館,想看看有沒有啥機會認識電影工作者,去從學徒做起,才發現想走這條路要有必死的勇氣,我生性懦弱,便此放棄了。
現在在出版業當編輯,雖然我的編輯基本功實在還很差,但深入了這個行業後,發現其實當編輯跟當導演的角色屬性,也沒有差多遠嘛,難怪我對別的工作都沒啥興趣,惟獨對編輯我是喜歡的,所以以後就算碰到工作上的困難,也不應再抱怨了。

從產業鏈來講,一部電影的生產上市,背後的產業結構,跟一本書的生產上市沒有兩樣。(音樂產業的結構也很類似。)

一部電影的生產,在產業鏈裡面,有出資的監製,有控制預算與品質的製片,有負責總執行的導演(日本人的導演稱為「監督」,更接近執行面),有前製內容的編劇,有生成內容的演員、攝影、燈光、美術、道具、服裝等工作人員...,有後製產品的剪接、配音、特效等工作人員,有沖洗膠捲的沖印廠,影片製成有代理發行的公司,有第一通路電影院,第二通路DVD販賣出租店等。

而一本書的生產,在產業鏈裡面也有出資的稱為發行人或出版社社長,有控制預算與品質的總編輯,有負責執行的責任編輯,有前製企劃內容的企劃編輯(台灣的主編幾乎就是企劃編輯),有生成內容的作者、寫手、攝影師、繪者,有後製的美術編輯,有製成書的印刷場,書本印成有發行代理,有第一通路的實體書店、網路書店,有第二通路的二手書店、圖書館、租書店等。

對照下來可發現,責任編輯的角色,其實相當於電影產業裡的導演,一本書最終會長成什麼樣子,編輯是個關鍵的角色,他必須與各部門溝通協調,才有辦法讓一部作品順利完成。編輯工作並不是大家想像的,把文字剪剪貼貼,下下標、潤潤稿這種後製工作而已,他必須有良好的專業素養、溝通能力,與自己的想法。

資深的、有想法的編輯,甚至可以提高到像電影產業裡的「作者論」導演角色,成為一本書的精神內涵主導者。
黃俊隆的《不如去流浪》、《365G─2006台灣不可思議新聞大百科》,就是接近「作者論」的作品,但這種書,也往往如強調作者論的藝術電影一樣,與大眾市場有段距離。最終,還是要靠「彎彎」這種有「明星作者/演員」的書/商業片來賺錢,編輯/導演必須退居幕後。

想一想,還真有意思呢。

不過想愈多,我又睡不著了。
我想到電影產業的沒落,出版業其實面臨了同樣的萎縮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