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照片很多,因為是兩天份的。
昨晚到糖廠看免費的小劇場,然後在路邊喝酒跟新認識的朋友聊天,接著繼續到糖廠裡面喝酒聽音樂、吃烤豬。
都蘭的夜生活就像流動的饗宴。
海明威寫過一本《流動的饗宴》,紀錄他年輕時在巴黎窮困卻快樂的生活,他說:
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
--海明威1950年致友人信
我真的很幸運,年輕時待過巴黎,雖然彼時的巴黎,已非海明威筆下的巴黎。
我真的他媽的很幸運,在都蘭,重新遇見了海明威的巴黎,這一場流動的饗宴,其瘋狂其浪漫,也將跟隨我一輩子。
都蘭,我的新巴黎。
容我引用一段文字:
「為什麼這麼多來自各地的藝文工作者選擇落腳在都蘭?形形色色的外地人來到台東,都莫名地對都蘭特別情有獨鍾,散佈在都蘭山下隱居的外來客,來自世界各地、各種族群、有著各種膚色、以各自的方式表現對生命與生存空間的情感,唯一的共通點就是『異於常人』!所謂異於常人是指這些人有著比一般人更豐沛的熱情與生命力,足以承擔比正常人更驚滔駭浪的人生際遇,這樣如火一般滾燙的靈魂也無一例外地,需要更寬闊、更貼近大地而且遠離人群的空間才能讓自己好好呼吸,沉澱、蓄積下一次綻放的能量。因此天寬地闊、在地居民包容性特強的東海岸就成了首選,而都蘭距離台東市不到半小時的車程,有農會、郵局還有7-11,生活機能便利;厭煩了人間的喧囂黏膩,想要親炙大自然時,往前走就是浪漫美麗的海灣,向後晃就可以踏著落葉來一趟都蘭山森林浴。但對於藝文工作者而言,除了美麗開闊的生活環境以外,同樣重要的一點就是藝術人文空間的發生。因此對於這一波『藝文移民潮』而言,轉型為地方文化藝術館的「都蘭糖廠」絕對是一個能讓各種事情發生的重要所在。」(李韻儀 207期《東海岸評論雜誌》)
-------
昨天睡吊床。
小葉欖仁天空。
都蘭糖廠的劇場。
教授盛裝出席今晚的表演。
李教授是蘆洲李家的後代,身為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家屬,教授插了一盆蘭花向今晚的表演致意,紀念這個日子。
今晚的表演是由「都蘭山劇團」演出原住民老兵的血淚故事--「路有多長」,3/7在高雄有一場表演。
國民政府來台以後,在原住民部落宣傳青年可以到大陸讀書,事實上都被騙去當兵,經歷國共內戰,被抓去當兵的原住民流離各地。
「你們中國人打中國人,干我們原住民什麼事!?為什麼要讓我們回不了家,見不到親人!?」
這是本劇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台詞。
場內擠滿了觀眾,有當地住民,也有各地來的文青。
開場戲。
小朋友看得很高興。
戰場戲。
都蘭阿美族頭目在台上以阿美族語唱思念族人子弟的歌。
右邊這位其實是導演阿道.巴喇夫,他非常有喜感!有時候一兩句話就讓觀眾笑得要命。
這位是團長希巨.蘇飛
謝幕。
美麗的公關暨演員陳珊珊,前幾天我到糖廠時就遇過她,她還記得我。
看完戲,我們打算在附近喝酒,教授跑到「都蘭小房子」的廚房裡去玩了。
這一張雖拍糊了,但還滿有味道的。
巧遇剛來都蘭就認識的台東大學助教瑞怡(?)跟男友添宇。
席地而坐!浪漫!
三位路邊認識的朋友也一起來聊天!中間這位帥哥是阿里山鄒族的青年,右邊這位是高雄來的美女,左邊這位是在台東市做設計工作的。
噢~好有世界大同的fu啊~這就是都蘭的浪漫,我的新巴黎~
這對像姊妹般的母女是從高雄來玩的,也跟我們一起喝酒聊天。
能遇到我們很幸運喔~
PASA民宿主人江冠明也來一起喝。
教授與紅酒達人Kelvin玩雙六,賭一箱紅酒。
糖廠咖啡的週末音樂表演。
糖廠咖啡裡面在烤豬肉,都蘭山劇團的成員在慶功。
這位老外的腿真長,應該是德國女人吧。
絲瓜燈罩,簡單便宜又美!
這位醉老兄清唱原住民歌,靠在窗邊唱,很隨性。
另一位我還不認識的歌手。
注意看,腳邊有酒瓶,這是一定要的啦!
一行人到江冠明老師的PASA民宿參觀。
回糖廠續攤!吃烤豬!
飆吉他!
在角頭音樂岀過唱片的都蘭傳奇人物--龍哥獻唱,這裡基本上只要想表演、能表演,就可以自己上來!
這位據說是都蘭三怪之一,建築師BK。
今天早上,昏睡到十點多,緯哥的朋友吳姊來訪,說想看海,我便帶她去緯哥的私人海灘走走。
下午,又到教授家吃生魚片,高雄的母女也來了。
教授家的新成員--老黑。
小妹妹才十七歲,夢想是拍電影,跟我曾經的夢一樣啊。
她的名字跟我以前一個同事一模一樣,叫李海寧。
我的人生就是這麼容易遇到巧事。
左邊奧修的女弟子Karuna帶丹麥友人Charu來訪蝸牛山莊,看她笑得多開心,這裡實在太美了!
狗狗想吃餅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