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到了在夏祐宮(Palais de Chaillot)中庭所舉辦的「台灣人和平反侵略」集會,現場約有百位台灣人參加,以及幾位法國朋友。由於假日,集會地點是觀光勝地,附近有不少遊人經過,我們的志工便主動發送印製的宣傳手冊與解釋我們這次集會的主要訴求。

我買了一件印著「La Paix pour Taiwan」(台灣和平)的T-shirt套在身上,坐在廣場前跟大家一起呼口號。我幾乎沒有認識的人,除了認出很熱情地在舉牌子的AMY小姐外。在我們的會場旁邊,我看到一男一女默默地搬來一個桌子,擺上刊物,男的在我們背景標語的側邊加上一條布條,看就知道不是這次活動的工作人員。我上前關心,發現他們擺放的是一份簡體字的報紙,標題為「大紀元時報--九評共產黨」,我知道這個媒體,他們是法輪功成員所辦的一份海外刊物,也有一個資訊很豐富的綜合性網站。我注意到那位女性發給在場的台灣人時不太敢開口,我問她是內地來的吧,她說是的,問我知道這個報紙嗎,我說在網路上有看過,她便說台灣人也要瞭解瞭解共產黨的所作所為,讓我拿了一份報紙。我大約看了看,這份報紙的文字老實說還是讓我覺得很像「清算、鬥爭」的那種思路下羅列罪狀的判決書,談不上深入批評,但倒是可以看到一些經過整理的中共專制政權幾十年來的荒謬作為與檔案照片。













台上,主持人輪流以中文、法文宣讀這次集會的主要訴求,特別是對法國政府提出,當中共制訂「反分裂法」作為武力侵略台灣的依據時,法國這個重視人權,口口聲聲愛好和平的國家,為何還要推動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運?只是想靠著販售軍火來解決法國經濟窘境,違背了自己的立國理念,對可能的戰爭視若無睹嗎?

這個圖像讓我聯想起前幾個禮拜所看到的一部紀錄片:「Le cauchemar de Darwin / Darwin’s Nightmare」(達爾文的夢魘)。這部影片記錄了位於非洲維多利亞湖周遭居民的生活,他們生活在一個充斥著疾病、貧窮與戰爭陰影的環境之下,許多失去父母的小孩流浪街頭,槍枝、毒品、犯罪層出不窮。
夢魘是這樣開始的:一九六零年代,一個科學小組從外地引進了鱸魚在維多利亞湖養殖,因為這種鱸魚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肉質肥大,可以加工出口外銷。立意或許是好的,但誰知道這種肉食性鱸魚在維多利亞湖裡沒有天敵,數年之間大量繁殖,把湖裡的其他魚類物種全數吃盡,到最後沒有魚吃了,甚至吃同物種的小魚。湖邊的居民都仰賴漁獲維生,但自從養殖鱸魚造成生態破壞後,一般的百姓根本沒有魚可以吃,因為他們吃不起昂貴的鱸魚,所有的鱸魚都送到工廠加工後,空運到歐洲、美國這些先進國家的超級市場裡販售,當地的居民卻只能到工廠撿剩下的魚頭與一點點骨邊肉去煙燻製成食品。
更讓人訝異的是,這些往返維多利亞湖與歐美國家之間的貨運飛機,每趟來都是載著滿滿的軍火武器販售給當地的政府或游擊隊,再載著滿滿的加工魚貨回到歐美販售。一個空運員感慨地說,歐美的小孩聖誕節收到的是禮物,這裡的小孩聖誕節收到的卻是槍。
當地居民長期處在戰爭的陰影下,但他們卻不怕戰爭,甚至期待戰爭,因為只要有戰事發生,他們就可能因為物資援助而有衣服穿,有東西吃。
What a nightmare !
達爾文的「物競天擇」,在號稱文明理性的萬物之靈之間仍然血淋淋地上演著。

扯遠了。總之我很感慨,既得利益者總是有著不為人(己)知的加害者的一面,或許我們也是。


回到主題,關於「反分裂法」,其實我並沒有看過全部條文,我想大多數台灣人也沒看過,只知道其中將「武力統一」正式立成紙據,下午找出了它的條文,當然,這些文字其實沒有多大意義,中共這個專制政府要開啟戰爭根本不需憑一紙據,只是基於知己知彼與言之有據的原則還是看一下比較好。

原本想好好談談對兩岸問題的想法,但這個問題實在太複雜,要說得清楚不容易,說不好又會惹來一身腥,我不愛爭論,從不信真理是愈辯愈明,更何況是沒有真理的事。
但我只想問(噢,你不用告訴我答案,我也問我自己),兩岸的人民為什麼要互相仇視?有什麼好處?這仇視是從哪裡來?誰樂於戰爭?我們是否都被某種情感給蒙蔽了?或許人民之間不仇視,但為什麼國家之間要仇視?統一跟獨立之外沒有別的出路了嗎?
我相信沒有人喜歡戰爭,除非我們想過著跟維多利亞湖畔居民一樣的生活。
想避免戰爭,解決問題,需要時間與冷靜,對於各種煽動式的偏見都要有所警惕。

這篇文章裡提到一個觀點,那就是《美麗境界》這部電影裡的數學家主角所提出來的「納許均衡」,在處理二種有利益衝突關繫時,首先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立場,設想他的利益和期值,然後再加入自己的,找出雙方的利益均衡點。這種思維的成立有個前提:就是雙方都必需要「換位思考」,剩下的問題只是那個均衡點的確定。
我們真的瞭解對方嗎?我們有從對方的處境去設想嗎?假如沒有過,那我們只是在跟心中的假想敵過不去,當然不會有完美的解決方式。大至國家之間,小至個體之間,皆是如此。共勉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ulana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