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篇得到北京友人nani的認真回覆,我也認真答之,貼出來以示鄭重,權充一篇:
可愛的nani
洪晃我根本不認識,但她那幾句話我是欣賞的,不因人廢言。
弗洛姆以批判資本主義的觀點詮釋的愛情關係,其實也切中某些實像。但事實上,你沒辦法說一個人是資本主義或是社會主義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部份,或許可以這麼類比:資本主義是「本慾」,社會主義是「理想」。本慾沒辦法脫離,理想也無法磨滅。
慾望與理想在一個人身上會共存的,就像歷史上曇花一現的社會主義最終也要走向修正的路線。現在的中國根本就是個徹底的資本主義國家,沿海都市比資本主義國家還資本主義,只是它可以用專制的分配來控制某種程度的社會主義幻象,這就是「中國式的社會主義」。
「当他们十分熟悉时,他们的亲密感就越来越失去神奇般的个性,直到他们对立、失望和相互厌倦,扼杀了最初的激情。但是他们在开始时并不知道这些。实际上,他们被痴恋所驱使,以此来证明他们爱的强烈感情的‘狂热’,而这恰恰证明他们先前是何等的寂寞空虚。」
「愛情」,或者客觀點說「親密關係」的出發點就是彌補空虛,就像後面蟑螂的靈魂說的那樣「携手为了是更好的生活不让心灵孤单」,每個人都一樣,柏拉圖《會飲篇》那個追尋被分開的另一個自己的寓言,相當程度說明了「愛情」裡彌補空虛的本質。
可是同一道菜,同樣的素材,烹調的方式卻有千千萬萬種,有人喜歡快炒,有人喜歡慢熬,有人偏好加味,有人喜好清淡,就像在感情裡有人會被刺激的暗示吸引,有人會逃避刺激的狀況,你不能說哪一種才是好,哪一種是壞,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如果真有爱情,我相信那只是昙花。」
這句話如果改成「如果真有『完美的』爱情,我相信那只是昙花。」,我就會同意。
其實愛情可以不完美而繼續存在的。
以經濟觀點來論述婚姻(愛情)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這才是人們從雲端被拉回到地面時所需要的答案。
所以我從來不是在雲端漫步的人。妳說的,能夠理直氣壯說不婚的人都是經濟能力很強的人,我只部分同意。未必要很強,只要能獨立就好。強不強是否能支持獨立,牽涉到你自個兒的需求與欲望問題,像我這樣不生小孩、不重視物質生活的人,就算當流浪漢也可以獨立生活。
當然我當流浪漢的話,要找到肯愛我的人就更困難了,這就回到愛情關係的本身的目的:兩個人是為了更好的某種東西,可以是生活條件、可以是滿足某種幻想、可以是排遣寂寞...,這一切都是有先天條件在背後虎視眈眈的。
人類曾經經歷過母系社會,以摩梭族走婚來當揣想對象的話,具法律效力的婚姻關係確實是不存在的,那是因為男性私有財產制的文化系統還沒建立之故。
我沒看過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但我思考過這類的問題,竊以為,以男性為中心的私有財產制之所以會興起,就是因為資源不足以放任人們公取公用,必須以武力爭奪,因此擅長武力的男性才會在群體中取得權力,男性私有財產制的本質就是暴力的,物競天擇的叢林法則,這也是資本主義的本質。要講誇張一點,資本主義是陽性的,社會主義是陰性的。但就像我前面講過,這兩者不是一者獨大,世間本是陰陽調和。
我不認為婚姻會消失,未來,隨著女性地位愈來愈提升,可以選擇不婚而生的某種母性社會群體一定會興起,但我不認為會成為主流,因為人性中還是存在著對「承諾」、「安定」的需求,就像一再感情受挫還是會相信有愛情存在一樣,那就是人性。
佛洛姆、恩格斯的共產主義愛情理論,可以自由選擇性伴侶,其實一直不就是這樣嗎?就算結婚了,偷吃的還是大有人在,出軌、外遇的必然性甚至成了大家默認的潛規則。要知道,一對相愛的人,未必在「性」方面也是能契合的,反之亦然。他們要批判的或許是現代婚姻法律效力上的通姦罪,沒有一個人可以把另一個人的性器官作為自己的私有財產,就算是自己的妻子丈夫。
但那是理想,不是人性,人性就是私有財產的思維,我愛的人,是沒辦法跟人共享的,肉體也罷,心也罷,說白了,就是不能共享,但這並非把他/她當成私有財產,純粹是相屬的默契,否則就不是「愛」了,愛的本質,也有佔有,不然愛情的單位就不必是「二」了。
可愛的nani
洪晃我根本不認識,但她那幾句話我是欣賞的,不因人廢言。
弗洛姆以批判資本主義的觀點詮釋的愛情關係,其實也切中某些實像。但事實上,你沒辦法說一個人是資本主義或是社會主義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部份,或許可以這麼類比:資本主義是「本慾」,社會主義是「理想」。本慾沒辦法脫離,理想也無法磨滅。
慾望與理想在一個人身上會共存的,就像歷史上曇花一現的社會主義最終也要走向修正的路線。現在的中國根本就是個徹底的資本主義國家,沿海都市比資本主義國家還資本主義,只是它可以用專制的分配來控制某種程度的社會主義幻象,這就是「中國式的社會主義」。
「当他们十分熟悉时,他们的亲密感就越来越失去神奇般的个性,直到他们对立、失望和相互厌倦,扼杀了最初的激情。但是他们在开始时并不知道这些。实际上,他们被痴恋所驱使,以此来证明他们爱的强烈感情的‘狂热’,而这恰恰证明他们先前是何等的寂寞空虚。」
「愛情」,或者客觀點說「親密關係」的出發點就是彌補空虛,就像後面蟑螂的靈魂說的那樣「携手为了是更好的生活不让心灵孤单」,每個人都一樣,柏拉圖《會飲篇》那個追尋被分開的另一個自己的寓言,相當程度說明了「愛情」裡彌補空虛的本質。
可是同一道菜,同樣的素材,烹調的方式卻有千千萬萬種,有人喜歡快炒,有人喜歡慢熬,有人偏好加味,有人喜好清淡,就像在感情裡有人會被刺激的暗示吸引,有人會逃避刺激的狀況,你不能說哪一種才是好,哪一種是壞,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如果真有爱情,我相信那只是昙花。」
這句話如果改成「如果真有『完美的』爱情,我相信那只是昙花。」,我就會同意。
其實愛情可以不完美而繼續存在的。
以經濟觀點來論述婚姻(愛情)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這才是人們從雲端被拉回到地面時所需要的答案。
所以我從來不是在雲端漫步的人。妳說的,能夠理直氣壯說不婚的人都是經濟能力很強的人,我只部分同意。未必要很強,只要能獨立就好。強不強是否能支持獨立,牽涉到你自個兒的需求與欲望問題,像我這樣不生小孩、不重視物質生活的人,就算當流浪漢也可以獨立生活。
當然我當流浪漢的話,要找到肯愛我的人就更困難了,這就回到愛情關係的本身的目的:兩個人是為了更好的某種東西,可以是生活條件、可以是滿足某種幻想、可以是排遣寂寞...,這一切都是有先天條件在背後虎視眈眈的。
人類曾經經歷過母系社會,以摩梭族走婚來當揣想對象的話,具法律效力的婚姻關係確實是不存在的,那是因為男性私有財產制的文化系統還沒建立之故。
我沒看過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但我思考過這類的問題,竊以為,以男性為中心的私有財產制之所以會興起,就是因為資源不足以放任人們公取公用,必須以武力爭奪,因此擅長武力的男性才會在群體中取得權力,男性私有財產制的本質就是暴力的,物競天擇的叢林法則,這也是資本主義的本質。要講誇張一點,資本主義是陽性的,社會主義是陰性的。但就像我前面講過,這兩者不是一者獨大,世間本是陰陽調和。
我不認為婚姻會消失,未來,隨著女性地位愈來愈提升,可以選擇不婚而生的某種母性社會群體一定會興起,但我不認為會成為主流,因為人性中還是存在著對「承諾」、「安定」的需求,就像一再感情受挫還是會相信有愛情存在一樣,那就是人性。
佛洛姆、恩格斯的共產主義愛情理論,可以自由選擇性伴侶,其實一直不就是這樣嗎?就算結婚了,偷吃的還是大有人在,出軌、外遇的必然性甚至成了大家默認的潛規則。要知道,一對相愛的人,未必在「性」方面也是能契合的,反之亦然。他們要批判的或許是現代婚姻法律效力上的通姦罪,沒有一個人可以把另一個人的性器官作為自己的私有財產,就算是自己的妻子丈夫。
但那是理想,不是人性,人性就是私有財產的思維,我愛的人,是沒辦法跟人共享的,肉體也罷,心也罷,說白了,就是不能共享,但這並非把他/她當成私有財產,純粹是相屬的默契,否則就不是「愛」了,愛的本質,也有佔有,不然愛情的單位就不必是「二」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